欢迎您来到浙江省机械工业联合会网站
当前位置:
行业动态 >> 当前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形势分析(上)...
×

当前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形势分析(上)

2008-11-27 11:11阅读数:2589

一、当前我省经济运行特点:
2008年以来,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变化下,我省经济发展面临了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经济运行态势表现出了与往年同期截然不同的特征。其特点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速明显回落,三大需求拉动力减弱,工业平稳较快增长面临考验,经济形势显得空前严峻。
一是经济增速明显回落。我省一季度GDP增速为11.8%,与去年同比回落了2.8个百分点,虽然4-5月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有所好转,但由于6月工业经济回落较快,二季度GDP增速进一步回落,初步统计上半年GDP增速为11.5%,比去年同期回落3.2个百分点。总体来看,今年以来我省经济增长呈现出不同于往年的明显下行的态势,而且下行趋势并未见底,自2000年以来新一轮经济增长景气周期能否延续将面临严峻考验。
二是三大需求协调拉动经济面临考验。①投资阶段性趋缓,投资增长后劲不足。近3年以来,我省投资增幅均低于GDP增幅,而且呈现出远低于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态势。1-6月限额以上累计投资3596.5亿元,增长17.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幅要低于10%;全省工业供地面积大幅缩减,1-9月新开工项目同比减少10.8%。②出口显现明显放缓迹象。在外部市场波动影响下,今年以来我省出口规模增速也呈现明显回落态势, 1-6月全省累计出口731亿美元,增幅26.1%,低于去年同期2.4个百分点。但考虑人民汇率升值及出口成本上升因素,以人民币计价的出口额估计实际增长仅为10%左右。③消费需求实际增幅要低于去年同期。在通胀压力下我省消费增幅也受到一定影响,1-6月实际增长10%左右,低于去年同期。三大需求同时出现减速迹象,对于当前我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是不小的考验。
三是工业平稳较快增长面临考验。1-9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29045.55亿元,同比增长17.4%,同比回落6.4个百分点,其中9月同比增长为11.2%,比8月回落1.8个百分点,8月比7月回落3.7个百分点;完成工业增加值5954.65亿元,同比增长11.6%,同比回落5.8个百分点,其中9月同比增长43.4%,比8月回落0.3个百分点,8月比7月回落2.7个百分点,三季度实际增长率为7.4%;实现出口交货值7294.80亿元,同比增长12.0%,同比回落8.7个百分点,其中9月同比增长11.2%,增幅比8月回落6.6个百分点。1-9月利润总额1057.43亿元,同比增长7.4%,同比增长回落21.5个百分点,比1-6月又回落8.4个百分点,其中7、8利润增长为-1.2%和-25.5%。工业增加值和利润均创近十年单月和单季最低点,而且后几个月降势难脱。今年以来,工业经济中行业企业分化现象开始出现。部分企业在资金紧张、成本上升、市场萎缩的多重叠加压力下出现停工、歇业甚至破产。1-8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达8967家,亏损面17.3%,亏损额达182.2亿元,猛增了124.8%,创下了1990年以来的纪录。一些地区运行较好的企业也因为破产和资金链紧张的企业担保受到拖累。由于工业经济占了我省经济的半壁江山,是我省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在各种外部压力下工业经济能否继续保持平稳较快运行关系到我省经济稳定增长,值得高度关注。
二、全国机械工业及我省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形势
机械工业经济运行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产销保持较快增长,但增速明显回落;对外贸易尚属平稳,顺差增速趋减缓;效益增幅快速回落,发展形势不乐观;各项成本快速增加,运行环境趋严峻;六月为年内分水岭,拐点已临须关注;普增格局发生分化,产能过剩者先冷。
产销保持较快增长,但增速明显回落:全国机械工业,2008年1-8月,完成工业总产值59023.54亿元,同比增28.09%,同比回落4.12个百分点,而且回落速度逐月加快(1-6回落2.89个百分点,1-7回落3.63个百分点);实现销售产值57560.98亿元,同比增28.54%,同比回落3.7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6818.39亿元,增29.01%。1-10月,完成工业总产值74839.23亿元,同比增26.52%,实现销售产值72998.28亿元,同比增26.77%,同比进一步回落。
我省机械工业 (按中机联口径,下同)1-8月:我省机械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415.40亿元,同比增21.61%,同比增速处于全国倒数第四;1-10月,我省机械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081.59亿元,同比增19.06%,增速处于全国倒数第八;实现销售产值6880.44亿元,同比增18.99%,同比增速处于全国倒数第六,可见不仅增速下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处于全行业的下游水平。
对外贸易尚属平稳,顺差增速趋减缓:全国机械工业,2008年1-10月,实现出口交货值11235.36亿元,同比增20.07%,比1-8月的22.10%又下降了2个多百分点。我省机械工业1-10月,实现出口交货值1713.64亿元,同比增18.02%,同比增速处于全国倒数第九。1-9月全国机械工业进出口总额为3332.52亿美元,其中进口091.05亿美元,出口1841.48亿美元,顺差为350.43亿美元,但增速减缓。
效益增幅快速回落,发展形势不乐观:2008年全国机械工业实现利润3398.30亿元,同比增733.22亿元,同比增速27.51%;我省机械工业1-8月实现利润298.95亿元,同比增速17.65%,增速处于全国倒数第五。
各项成本快速增加,运行环境趋严峻:全国机械工业1-8月亏损额为219.64亿元,亏损额同比上升32.77亿元;亏损面上升到43.28%,比去年同期上升3.01个百分点;我省机械工业1-6月亏损额为43.01亿元,亏损额比去年增5.29亿元,亏损额处于全国第五;亏损面上升到12.15%,比去年同期上升3.04个成分点。
我国和我省机械工业增速在放慢,六月为年内分水岭,拐点已临须关注,而且普增格局发生分化,产能过剩者先冷。
三、对经济形势中几个热点问题看法
1. 经济运行基本估价
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正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调整,我认为对目前经济形势的基本估价是:当前经济运行的形势是严峻的,经济形势日益趋紧,总趋势处于下行,已从持续快速升温状态转为回落期,但运行的基本面是还是好的。同样我省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的重要关口,保持我省经济高位平稳较快增长虽依然可期,但应持谨慎乐观态度,这是基于:
(1) 经济增长速度虽有下降,还是处于高速发展期。今年前三季度全国GDP增长9.9%,浙江省经济前三季度增长速度10.6%,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全年我国的增速仍将达9.7%。这一增长速度虽然与过去五年相比有所下降,但这增速还是世界第一,不论是与国外比,还是一个较高的速度。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年均增长9.8%的速度相当。况且近五年这种二位数的增长速度有过热的成份,去年二季度GDP增长达12.6%,人民币升值和通胀速度过快,调整是势在必行。前五年为了“防过热”采取的一系列调控政策,就是希望挤出的泡沫成份,希望增长速度适度下降。应当说这一增速下降是五年来“防过热”政策主动调控累积和国际金融危机等外部经济环境不好对我们带来冲击双重作用的结果,这中间有理性和非理性二种成份。2009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我国GDP增长9.3%,我国社科院预测我国GDP增长9.0%,也有人预测2009年GDP增长为8%。不论是9还是8,应当说仍在高速运行的范围。2009年虽然仍存在重大的不确定因素,但只要宏观调控措施得当,宏观经济仍能保持平衡较快的增长,同时把通货膨胀控制有可承受的范围。
(2) 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发达国家经济箫条,作为经济发展三驾马车中的出口必将带影响。由于国内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依然处在上升阶段,尤其是中西部发展更显落后,国内投资需求仍然巨大,依靠固定资产投资的相对较快增速来启动的景气周期仍有可能。从消费角度来看目前国内的消费水平还很低,还有不少人还没解决温饱问题,就是东部发达地区还没有达到人均3000美元的水平,随着解决民生问题政策力度的加大,居民收入保持一定增长,我国消费需求的稳定增长依然是经济高速发展的可靠支撑。
(3) 作为经济发展三驾马车中的出口这一环节,因发达国家经济箫条出现了下降,但是出口结构仍有拓展的余地,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及地区仍有较大的市场。本届广交会上,一些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及地区交易活跃就清楚显示出这一势头。
(4) 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主体——政府,在宏观经济政策可操作的空间还比较大,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结构政策和产业政策上均的较大的余地。比如说,增强人民币升值预期的透明度,使企业能够更好地与外商进行定价谈判;有选择有重点地调高或稳定出口退税率,防止出口过快下滑;灵活运用信贷、土地等政策,防止投资过快下滑;适当降低企业税率或减免税收,分担企业实施《劳动合同法》和原材料上涨的成本。
2. 充分认识当前经济形势的严峻性和转型升级过程的痛苦性,保持对经济前景谨慎乐观态度
对于当前经济形势,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形势严峻、过程痛苦、前景谨慎乐观”。
所谓形势严峻。不仅是指当前经济发展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更是指在此时期政府经济调控面临的严峻形势。我们面临的是既要“防过热”又要“防止经济增速回落过猛”;既要“稳物价”又要“保供应”;既要“多出口”又要“多进口”;既要“高工资”又要“高就业”的两难的经济形势。我国面临多方面的压力,正如胡锦涛指出的我们将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持续加深、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的压力,面临外部需求显著减少、我国传统竞争优势逐步减弱的压力,面临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上升的压力,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更为迫切的压力。经济困难,正如温家宝总理早在年初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说,“今年恐怕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难在什么地方?难在国际、国内不可测的因素多,因而决策困难。”。
所谓前景谨慎乐观。是指要在对经济趋势相对乐观的同时,正视当前形势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中国拥有13亿多人口,有着庞大的内需市场尤其是农村市场,整个经济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处于快速起飞的阶段,市场的发展和回旋余地都很大。同时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积累的财富和奠定的经济基础,国内较高的储蓄率(目前存款余额已达20万亿,接近全国一年的GDP数值),保证了发展资金来源稳定和充裕。上述有利因素为加大国内投资和消费提供了可能性。因此,我国完全能够把因国际经济危机带来的出口下降造成风险降到最小程度。即使如此,我们也应未雨绸缪,对于当前经济形势发展的趋势有三种观点:较为乐观的观点,所谓V字形观点,认为目前基本上已处于谷点,较快地就会经济开始上升;较为悲观的观点,所谓L字形观点,认为这波经济危机湛比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1929年的经济危机一直持续到二战结束;本人比较赞成大多数人的观点,即所谓U字形观点,虽然目前的经济危机不亚于1929年那次危机,但是世界经济的基础也不是1929年同日而语了,这一经济低潮将持续一段时间,大约到2010年会开始回升。
3. 关于浙江民企倒闭潮
前一阶段对于浙江民营企业的问题议论纷纷,说是浙江民营企业出现了倒闭潮。浙江的民营企业创造了全省70%以上的国民生产总值、60%以上的税收、90%以上的新增就业岗位,这个问题是事关全省经济发展的大事。事情果真如此吗?省统计,上半年个体工商户新增长17.69万户,同比增50.27%,日均新开982户。三季度个体工商户新增9.5万户,日均新开1059户,新增就业岗位30.68万个,新增的个体户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制造、居民服务和其它服务业,而且以温州为最多。至9月全省共有私营企业47.29万户,同比增6.06%,个体户187.49万户,同比增5.3%。全省规模以下企业,今年6月份未为13.32万户,去年同期为12.91万户。工业个体户去年6月份未为65.59户,今年6月未为65.23户。规模以上企业5万多家,亏损面较稳定,5月份为19.6%,6月份为18.8%。应当说企业的生生死死总体上基本处于于正常范围,总体上还是增多减少,倒闭大部分是产业结构已不适合再在浙江发展的企业。全省62万家企业中,真正非正常死亡仅仅99家。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摊子过大、外向依存度过高、虚似经济比例过大、高利贷过多,造成资金链的断裂。企业生产难度增大,有一批企业出现生产不正常,甚至出现停产半停产状态,但这各倒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事实上、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经济一直是在应对内外部变化和各种挑战中成长起来的。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浙江占了203家。企业抵御风险能力和竞争力大增强,从历史经验看,一旦经济周期转机出现,浙江经济会回升更早,回升力度更大。
登录|注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