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09)
1月8日上午,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会上,浙江共获得28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主持完成的获奖项目10项,参与完成的获奖项目18项。主持完成的获奖项目包括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燃煤机组超低排放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二等奖1项(超高速数码喷印设备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项(以H7N9禽流感为代表的新发传染病防治体系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二等奖7项(竹林生态系统碳汇监测与增汇减排关键技术及应用、电能表智能化计量检定技术与应用等);参与完成的获奖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4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0项。
据此,2013-2017年浙江共获得138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主持完成的获奖项目54项,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获国家高等级科学技术奖数量快速增长,浙江科技创新水平稳步提升。近五年,浙江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特等奖、一等奖的数量比上一个五年期间增长了375%,从4项增加到19项。其中,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持完成的“以H7N9禽流感为代表的新发传染病防治体系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开创了科学技术奖励的“四个第一”,中国医药卫生领域第一个特等奖,中国高校获得的第一个特等奖,浙江省为主完成的第一个特等奖,浙江大学获得的第一个特等奖。
二是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日臻完善,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日益突出。在浙江获得的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中,产学研合作项目占比为65.2%,企业主持完成的项目占11.2%,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企业正在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科技成果转化效益显著。如浙江大学、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天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的“燃煤机组超低排放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荣获201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三是形成了大量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有效地促进了浙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获得的国家科学技术奖中,获奖类别以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为主,占比达92%。如浙江大学、宁波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杭州宏华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的“超高速数码喷印设备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荣获201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据悉,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每年评审一次,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即大家习惯说的“国家三大奖”。此外,还包括授予外籍科学家或外国组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以及分量最重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新闻来源:浙江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