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泰顺大力实施“质量强县”战略,以“采、制、扩”做高标准,唱好泰顺标准强音,为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是突出“采”标,提升标准含金量。以增强泰顺特色产业竞争力为着力点,深入实施“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专项提升行动”,进一步提高企业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比例,其中新增导入卓越绩效管理企业2家,将实现企业采标率达到85%以上。累计发放县长质量奖829.05万元,激励企业主动采标,推动标准体系质量提升,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二是突出“制”标,打造标准新势力。实施“质量提升行动”,从竹木加工等传统制造业着手,确定1家企业为2018年“品质标”重点培育企业,梳理龙头企业4家,可转化为标准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专利4项,加快催生“浙江制造”标准。实施“社会共治行动”,提高行业协会制定“浙江制造”标准参与度。截至目前,“浙江制造”标准已发布1个,通过专家评审1个,新申报1个,不断抢占市场话语权。
三是突出“扩”标,挖掘标准新蓝海。借鉴现有的浙江制造标准建立经验,把质量标准向环境、民生、服务、建设、农业、治理等各个领域扩展,全方位构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标准体系。截至目前,组织制定省、市、县级农业地方标准和标准规范10项;获颁全市首张“丽水山耕”认证证书,成功打造泰顺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金字招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