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浙江省机械工业联合会网站
当前位置:
质量标准 >> 以新增500项“浙江制造”标准为目标,全省标准化战...
×

以新增500项“浙江制造”标准为目标,全省标准化战线行动起来!

2018-03-29 20:31阅读数:2732

背景解读:《2018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今年我省将“新增500个‘浙江制造’标准”、“培育‘品字标’企业达到500家”,在今后五年全省将“制定实施3000个‘浙江制造’标准”、“培育‘品字标’企业达2000家”。

C:\Users\admin\Desktop\品促会图片\1.jpg

3月23日,省质监局再次组织召开“浙江制造”标准研制工作座谈会。来自省质监局各直属单位、各设区市、县(市)标准化院、质检院(中心)等共39个单位60余人参会。会议旨在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要求,就如何有效推进“浙江制造”标准研制工作广泛交流,分享典型做法和成功经验。

C:\Users\admin\Desktop\品促会图片\2.jpg

▲ 省品促常务理事葛雁

浙江制造品牌建设促进会常务理事葛雁结合2月3日首次座谈会提出的有关事项,汇报了省品促会近两个月来的工作,包括实行地市专人对接服务,编制《“浙江制造”标准立项论证细则》《“浙江制造”立项论证工作指南》等指导性文件,以及将于4月上线的立项申报及论证环节的信息化网络系统建设情况。

会上,各设区市、县(市)标准化院、质检院(中心)等负责人一一分享了各地推动“浙江制造”标准制定工作的进展、经验以及出台的政策情况,嘉善、长兴专题汇报了当地开展“四个集中”培育工作的主要做法以及下一步工作思路。

C:\Users\admin\Desktop\品促会图片\3.jpg

▲ 省品促会秘书长陈自力

浙江制造品牌建设促进会秘书长陈自力对各地在“浙江制造”标准研制工作方面的积极响应和主动作为表示感谢,并提出要转变观念,挖掘绿色、环保、创新、外贸企业的优质产品和产业链中的标准源,充分发挥“浙江制造”标准对于浙江省各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推动作用。同时通过加强系统培训输出,不断扩充“浙江制造”标准核心专家队伍,并与各地市建立深度信息交流机制,协同推进全省的“浙江制造”标准研制工作。

C:\Users\admin\Desktop\品促会图片\4.jpg

▲ 省质监局标准化处处长姚画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姚画处长在听取了与会代表的发言后,充分肯定了各地短短两个月时间内取得的工作成效,指出要增强信心,着眼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角度扎实推进“浙江制造”标准研制工作,并就有关工作进行具体部署:

抓试点。

各地市要对当地企业进行充分的调研摸底,找出精准发力点,抓准“四个集中”试点区县,保障标准研制任务的按期完成。

抓重点。

严格把关标准研制的立项、评审、培训三个重点环节,确保标准质量不降低。

¡  抓立项环节,省品促会要强化与各地市的沟通和协调,及时公布标准申请、立项、评审、发布环节的信息,各标准牵头单位要强化责任主体意识,不能盲目追求数量和速度而放松对标准质量的把关。

¡  抓评审环节,要牢牢守住质量红线,探索邀请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标准公开评审,广泛听取意见,并适时开展对标准的质量和实施效果评估。

¡  抓培训环节,要求省品促会对各市县区有计划的开展专项精准培训,持续组织各牵头单位的培训交流,并重点对各“四个集中”试点区县的企业进行深度培训指导。

抓难点。

全省要进一步统一思想,牢固树立改革理念,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推进标准工作;要构建包括工作体系、指标体系、政策体系以及评价体系在内的体系模式,打造“浙江制造”体系化推进的格局,形成完整的工作链条;要加大标准实施推进力度,引导企业主动“学标、对标、达标”先进的“浙江制造”标准,发挥标准对产业的提升和引领作用。

登录|注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