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上午,由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主办,浙江省浙江制造品牌建设促进会承办的“浙江制造”标准研制工作座谈会在杭州顺利召开。
背景解读:《2018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今年我省将“新增500个‘浙江制造’标准”、“培育‘品字标’企业达到500家”,在今后五年全省将“制定实施3000个‘浙江制造’标准”、“培育‘品字标’企业达2000家”。
为了圆满完成省委、省政府下达的2018年“浙江制造”标准制定工作任务,浙江省质监局积极响应、抓紧部署,迅速召开了本次“浙江制造”标准研制工作座谈会。省质监局标准化处姚画处长、周坚锋副处长、省品促会秘书长陈自力、省品促会常务理事葛雁等相关负责人出席,包括省局直属单位、各设区市、各市、县(市)标准化院、质检院(中心)等共44个单位60余人参加会议。
省品促会常务理事葛雁围绕2018年度“浙江制造”标准研制的新任务、新要求,从“增量”、“保质”、“提效”三个维度作了主题发言。葛雁提出,省品促会将积极争取标准工作经费,扩展渠道、聚集资源,举社会之力,共同开展“浙江制造”标准研制工作。从标准立项、研制、评审等环节出发,加强管理、做优服务,进一步提高“浙江制造”标准工作绩效。
宁波标院、永康市局、嘉善县局介绍了各自地区“浙江制造”标准工作的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以及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各设区市、各市、县(市)标准化院、质检院(中心)等标准化工作负责人也对目标任务、现存的问题、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广泛开展了交流探讨。
省品促会秘书长陈自力提出,面对新要求要勇敢正视、充满自信,要打破常规、转变观念,要创新机制、深挖潜力,不断拓展“浙江制造”标准的发展空间。
省质监局标准化处姚画处长充分肯定了本次会议的交流成果,并提出:“浙江制造”品牌建设开展至今,所取得的成绩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认可,企业的认同感越来越强。经过几年的探索创新,已经形成了非常完善的工作机制,所以要对完成今年省政府的任务指标有信心!
姚画处长指出,未来的“浙江制造”标准研制工作,要着重聚焦“四个转型”不断深入:
1、理念转型:省各相关部门要加强联动,为“品字标”企业创造有利环境;规划重点发展的产业行业领域,实现双向驱动;不断凸显标准的国际化元素、智能绿色元素等特性,体现先进带动。
2、方法转型:关注重点区域,推动各地市工业强县、高新产业园区与“浙江制造”的深度融合;关注重点行业,在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和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发展方面下力气;关注重点企业,推动省属国有企业积极参与标准研制和应用实施。
3、制度转型:在标准立项方面,要优化精简程序、开辟“绿色通道”;在标准研制方面,在严把质量关的前提下,充分扩面授权各相关方;在标准实施方面,要推动企业采用自我公开声明方式实施应用标准;在准入退出方面,要完善标准的修订和退出机制,确保先进性。
4、角色转型:省品促会要做好“牵头”工作,不断强化管理、做好制度设计、严格质量把关;各地市要积极参与,积极应对,配套资源组织“集中培育”;标准牵头单位要持续提升能力,保障优质服务供给,并积极参与标准推广实施和绩效评价。各方齐心协力,共同推动“浙江制造”标准不断提升,助力浙江省产业提档发展。
最后,姚画处长对第一阶段工作进行了部署,提出:省品促会要加快节奏,尽快优化完善有关管理程序要求,围绕全面工作制定时间表;授予各地市标准项目知情权、集中申报全和牵头单位选择和评价权,尽快上报当地年度工作方案和开展“集中培育”的区县;各牵头单位要保障优质服务供给,积极参与标准推广实施和绩效评价。各方齐心协力,力争在4月底实现500个“浙江制造”标准计划立项,共同推动“浙江制造”标准不断提升,助力浙江省产业提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