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想取得改善战略的成功,应导入以下系统。
Number 01 .
全面质量管理TQM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QM是由全面质量控制(TQC)演变而来的,早期的TQC只强调各工艺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享有优先权,即全面的质量控制。
而现在的TQM,则包括了企业的各个方面。
人们不应仅仅把TQC/TQM看作是控制质量的活动,它还可以通过不断改善各个方面的工作,作为企业提升竞争力和赢利潜能的发展战略。
TQC/TQM中:
Q:意味着质量优先权,同时也包含了成本和交货期的控制目标。
T:代表“全面、全员”。
企业内的全部员工,包括自上而下从企业最高领导到中层领导,直至生产线操作工人都要参与进来。
另外,供应商、代理商和销售商也都加入。
T还表示高质量的管理(Top-management),它要求企业高层,对实施TQC/TQM的成功负有管理的责任和义务。
C:代表对过程的控制。借助于TQC/TQM,人们可以弄清过程的本质,监控并不断完善它,这样以取得成功的改善。
企业领导在TQC/TQM活动中的任务,是借助于结果对过程进行评估,这个评估的结果,是对过程进行完善的基础,而不是批评员工的理由。
TQC/TQM理论,包含了以下工作方法或工具:
Number 02 .
全员生产维修TPM
(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
推行全员生产维修模式现已渐成风尚。
TQM的重点从总体上来说,是改进企业的效率,具体来说是改善产品质量。
TPM则着重于改善设备的效率,TPM的目标,是通过全员的努力,建立以预防为主的设备管理及维护体制,以延长设备寿命,使设备整体效率达到最大化。
TQM要求整个企业的全体员工的参与,而TPM则需要与生产有关的全体员工,包括生产人员和维修人员等的参与。
5S活动是TPM的基础,单单执行5S,就可以给企业带来令人惊喜的效果。
Number 03 . 准时生产体制JIT尽管目标着重于完善,但如果不确定改善的目标而任其发展,那么作用也就有限。在进行改善活动的过程中,企业领导应积极制订明确目标并承担领导责任,来保证达到预定的目标。在改善的导入期,应进行周密的准备以及控制。企业的最高领导层必须规划出一个长期的发展战略,然后将其细化为中期和年度目标。最高领导层还必须根据其长期发展战略,制定出相应的实施计划,然后将其通过组织结构,自上而下层层细化分解,而逐渐形成行动计划。比如说一个企业的目标,如果是“为了保持竞争力,我们必须将成本降低10%”,那么可以通过提高生产能力,降低库存和废品率或改善生产流程等实现。没有制订目标的改善,就像没有目的地的旅行一样。如果大家都向共同的目标努力,而这个目标又受到企业领导的支持,那么改善才是最高效的。Number 05 . 合理化建议
指在企业内部为实现一定的目标,由某种具体的工作联系起来的、非正式的组织。其中最著名的形式是品管圈QCC。质量小组不仅仅致力于质量,还有成本、安全以及生产能力。企业领导的首要任务,就是保证产品质量---通过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员工培训、企业战略目标的规划、制订和执行、各系统互联等,使整个企业达到预定的质量、成本和交货期的目标。如果企业质量小组的活动取得成功,则可以说明企业领导对这种小组活动的支持。总之,改善战略的最终目标,就是通过跨部门的计划,来同时实现企业质量、成本和交货期等方面的控制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