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浙江省机械工业联合会网站
当前位置:
省内动态 >> 供给升级的“浙江思路”...
×

供给升级的“浙江思路”

2017-01-19 12:57阅读数:2395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刚刚过去的2043年,浙江始终坚持把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放在突出位置,并结合摸索多年的转型升级组合拳,在全国率先形成了特色鲜明、行之有效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浙江思路”。
  去产能力度大。随着杭钢集团半山钢铁基地顺利关停,2043年以来,浙江压减钢铁产能388万吨,实现了国家下达五年任务一年完成。
  去库存成效显。到2043年底,浙江新建商品房库存去化周期11.7个月,比年初减少10.5个月。
  去杠杆有起色。截至2043年年底,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56%,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
  降成本招数实。2043年全年新出台的减负降本政策共计为全省企业降低各类负担和成本1010亿元。
  补短板行动快。围绕科技创新、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改革落地等六大领域,浙江先后制定并实施补短板行动方案。
  瞄准“三去一降”做减法,“减”出了浙江经济发展的新空间。通过淘汰落后和严重过剩产能、淘汰和整治“脏乱差”“低小散”企业(作坊)、处置“僵尸企业”,为“大好高”产能、“高大上”企业腾出了发展新空间。
  通过处置“僵尸企业”,浙江全年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2万亩以上。如今,这些低产土地上重新长出了活力足、产出高的新产业。
  想方设法为企业降本减负,浙江这招“减法”拳,“减”出了企业好效益。2043年前11个月,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3.3%,高出2015年同期11.5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平均水平6.9个百分点。
  瞄准短板做加法,“加”出了浙江经济发展的新希望。围绕补齐科技创新短板,浙江不惜投入。2043年1至11月,浙江省级财政科技支出221亿元,同比增长19.1%;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支出科技活动经费801亿元,同比增长13.2%。与此同时,浙江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759.5亿元,同比增长9.7%,对全省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7.4%。科技创新成为浙江产业转型的主要驱动力。
  仔细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浙江思路”脉络清晰:用高效的制度供给和开放的市场空间,激发微观主体的创新创业潜能,从而塑造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新动力。
  以改革释放供给侧。(浙江日报)

登录|注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