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丰高端引“智”,与清华大学携手筑梦工业机器人产业
本网讯 2015年11月,中国天津。万丰奥特控股集团与清华大学装备研究院战略合作意向书签约仪式在这里举行,仪式简洁低调,现场未邀请上级领导及相关媒体。但这起看似普通的产学研合作,却引起了国内机器人同行的关注。因为本次合作既非单纯的技术转让或简单项目嫁接,也仅非停留在专利成果转化等日常知识共享上,且时机十分微妙,即万丰工业机器人即将迎来大规模产业化之际。本次合作双方共同推出一揽子宏大的开发计划,其中焦点之一就是针对工业机器人核心控制系统的研发。双方确定,在未来3-5年共同开发出一款基于万丰工业机器人平台的控制系统,实现万丰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完全自主化。
万丰的工业机器人之梦
这是一个可以梦想成真的年代。只要有梦想,加上团队全身心的投入以及抓住空间时间上的机遇,就会获得希冀的结果。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可能会碰到挫折,可能遭遇失败,但只要坚持,再坚持,梦想就会照进现实。万丰机器人产业之路就是梦想一步步转化为现实的最好写照。
2005年,万丰掌舵人陈爱莲敏锐地洞察到,传统制造业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改造将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以工业机器人自动化与智能化为代表的产业将是制造业未来经济之光。因为效率与成本始终是传统制造业的掣肘,人口红利的下降以及人工成本的普涨,使制造业面临困境,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唯一的办法就是机器换人,在效率与成本上一升一降。于是,在一无人员、二无技术、三无背景情况下,万丰果断成立工业机器人项目小组,凭着一股热情及毅力,项目团队不分白天黑夜,克服重重困难,通过潜心攻关及资源整合,仅用二年时间完成了样机开发。截止2010年,万丰几乎每年推出1-2款机器人产品,累计共推出10k -200kg七款工业机器人产品,其中当家产品170kg机器人作为铸造版专用机器人,已在铸造领域得到批量应用,产品运行稳定,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家标准。2011年,万丰加速推进机器人产业化步伐,二易厂址,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大力引进核心人才。2015年,万丰成立机器人研究院,下设工控研究所、机械研究所、试验研究所、产品标准化所,并聘请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曾在美国GE担任技术高管的郑建明为院长。至此,万丰工业机器人已走出内部实验室,正式进入技术定型与产业化的应用进程。
着力打造竞争王牌
放眼全球机器人产业,已走过了近60年历程,工业机器人本体结构、控制系统、关键零部件技术已十分成熟。目前,全球机器人需求量的80%由日本、德国等四大家族机器人品牌所控制,他们的机器人在汽车、食品、药品、特种行业以及非制造业中得到大量应用。四大品牌有着鲜明的品牌基因,比如日本法那科,机身小巧,动作轻盈,性价比高;德国库卡机器人,动力强劲,耐用可靠,适用于高负载行业;ABB机器人,性能优越,运行精度好,且国产化率高,价格实惠,在中国建立了生产基地。另外,四大家族在技术上均拥有自身封闭独特的核心控制系统平台,且无法与其它机器人兼容,这一技术壁垒使国内机器人本体产业受制于人,无法进行更高级别的软件二次开发。万丰充分认识到这一技术藩篱,于是下定决心着手打造自身的DNA,在筛选了国内众多高端技术资源后,万丰最后向清华大学伸出橄榄枝,双方一拍即合,敲定总体目标。
“控制系统无疑是机器人的大脑,一个智慧的大脑不应该是外来的,而应有自己的内在思想与创新,这是万丰机器人建立差异化的必然。目前国内上马工业机器人的厂家少说也有几百家,但真正潜心做核心研发的不多,拥有自己知识产权的屈指可数。万丰一贯的作风是,要么不做,要做就得做到行业领先。我们不想做低端的重复,万丰应有自己的东西。”万丰董事局主席陈爱莲掷地有声。
精心布局机器人产业版图
目前,产业资本依托金融资本这只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之手,为实体经济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动力。作为高端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各方一致看好,全球机器人产业并购浪潮风起云涌,万丰也不例外。在依靠自身力量的基础上,万丰以独到的眼光与魄力作出精心布局,并在产业资源整合方面稳扎稳打,步步推进。早在2006年,万丰就涉足工业机器人自动化应用领域,彼时万丰第一套浇注机器人应用系统经过6个月时间研发成功,此后5年,该自动化产品在铸造行业应用中独占鳌头。经过近十年的摸索,万丰在工业机器人应用开发方面积极了丰富的经验,为本体研发创造了大量珍贵案例。另外,万丰在前端核心零部件制造方面进行了大量调研,以期利用资本力量整合资源。万丰同时以全球视野加紧物色在机器人本体及应用方面具有较强实力与品牌影响力的合作伙伴。十年来,万丰洞察先机,基本完成了上中下游机器人产业谋划,引来同行侧目。
市场导向与客户需求为一切活动的根本
所有产业的生命力都在客户应用与市场需求上,这是一条放诸四海皆准的真理。工业机器人能给实体制造业带来什么样的推动力,迎合什么样的客户需求,决定了该产业有多大多强的生命力。十多年之前,我们对自动化、智能化一无所知,仅有少数企业使用机器人,而今,工业机器人的优势尽人皆知,普及率逐年提高。谁能跑在前面,或笑到最后,说到底就是哪家企业率先抓住了客户需求及摸准了市场脉搏。应该说,市场导向与客户需求是企业一切活动的根本。如果不是对机器人行业发展脉络的把握,对于中国本土机器人应用市场的深刻了解,对未来新兴经济发展趋势的理解,万丰人断不可能对机器人产业的机会把握得如此又快又准。
让市场来检验产品优劣,让客户体验来选择真正的强者。我们相信,在多如繁星的工业机器人公司中,万丰或许会成为最为耀眼的一颗。(来源:万丰集团 徐斐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