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浙江省机械工业联合会网站
当前位置:
行业动态 >> 智能电网建设对仪器仪表行业的影响...
×

智能电网建设对仪器仪表行业的影响

2010-09-15 09:37阅读数:2225

 

未来要转变思维方式和经营模式

智能电网是基于电网发展规律和客观要求自然产生的,而电网建设是全球性行为,是长期、渐进式的刚性市场,是电工仪器仪表行业的重大发展机遇。但值得注意的是,多系统合并及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原本清晰的产业界限逐步消失,相互渗透成为必然。同时大规模的电网建设,也将引来大量的产业外投资,国际巨头也可能涉足。因此,产业界应尽快转变传统思维方式和以产品制造为主的经营模式,发挥在信息采集上的优势,提高系统构架与技术创新能力,向技术先导型企业转变。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多数国家加大了电网建设的投资,受益于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及智能电网建设,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都将有较大的仪器仪表市场需求。但技术创新、智能电表研发和系统构建能力将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同时节能减排力度的加大,也将使产品的更新速度进一步加快,与之相关的电能质量分析设备、电网安全监测设备、自动测试系统与虚拟仪器等也将成为新的热点。

2009年,国内外电工仪器仪表产品市场需求量将比2008年增长15%20%,主要产品的市场需求将超过200亿元,出口交货值有可能突破8亿美元。其中,电能表及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市场总需求将在150亿元以上,出口有望突破4亿美元。

智能电网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开放式整体网络系统:智能电网的本质是能源替代和兼容利用,它需要在开放的系统和共享信息模式的基础上,整合系统中的数据,优化电网的运行和管理。开放式整体网络系统将彻底改变今天的电网结构,实现从能源接入、输配电调度、安全监控与继电保护、用户用电信息采集、计量计费直到将电能输送给用户的全过程控制。

2. 智能终端:电能表、电量变送器、指示仪表及各类采样设备都将向多参数智能信息采样终端方向发展。智能终端集中信息采样、统一调用、分布式处理等功能,按需传输、存储与显示,并具有即插即用与自适应功能。

3. 多能源分布式管理的智能网络:智能电网的核心在于构建具备智能判断与自适应调节能力的多种能源统一入网和分布式管理的智能化网络系统,可对电网与用户用电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和采集,且采用最经济与最安全的输配电方式将电能输送给终端用户,实现对电能的最优配置与利用,提高电网运营的可靠性和能源利用效率。

同时,仪器仪表也可以作为互联网路由器,推动电力部门以其终端用户为基础,进行户内主要电器用电信息采集与显示,也可开展通信、运行宽带或传播电视信号等业务。

登录|注册
Baidu
map